■ 记者 柴斌 王卫民
本报讯 每逢节假日,菜场上各类菜品销量剧增、价格也会稍有波动。春节长假过后的情况如何呢?近日,记者进行了探访。
2月20日上午,记者在桂林东街菜市场看到,前来采购的居民络绎不绝,与春节期间的热闹景象相比,当天市场内的人流量依然不小。在蔬菜摊位前,人们正认真挑选着新鲜的菜品,蔬菜摊位点上的蔬菜供应充足,蔬菜摊位的数量相较于假日期间有所增加,从菜价上看,青菜价格从春节前7、8元降至3元一斤,蚕豆4元一斤,韭菜价格也下降了2-3元一斤,蔬菜价格均已恢复到日常价格,跟过年期间价格相比平均降幅近一半。
记者注意到,市场上最受老百姓欢迎的莫过于竹笋了,由于天气渐暖后的竹笋长势喜人,刚刚采摘的竹笋还沾着春泥,不仅新鲜而且个头又大,最重要的一点是价格也十分讨喜。“菜价便宜很多了,像我买的竹笋春节以前要20元一斤,现在4元一斤,还买了一袋菜头,现在也是菜头上市的时间,又嫩又甜口感很好。像我们过年期间吃的都是荤菜,过完年之后要多吃点素菜,现在素菜又便宜,老百姓得实惠,今天就多买点回去。”周老伯热情地向记者展示今天在市场的收获。
摊主告诉记者,春节过后天气逐渐回暖,全国各地的蔬菜的长势好,供应量也比节前更加充足,因此蔬菜价格在节后迎来了一波集中回落,未来在天气回暖的影响下,各地蔬菜供应仍将稳步增多,随着需求的逐步恢复,预计蔬菜价格还将继续下跌。